跗骨隧道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一、蹠面筋膜是從跟骨的蹠面內外側結節往前伸出形成的筋膜,附著於蹠骨頭及近端趾骨,為多層的結構,有內側中間及外側等三個構成部份,中間部份為主要部份且最厚。二、顧名思義,蹠面(足底)筋膜炎是指足底的筋膜發炎,在病人的跟骨蹠面,即蹠腱膜(plantar-aponeurosis)附著部位,常於早晨下床時或坐久之後踩地時發生疼痛。疼痛之原因與發炎有關,而發炎乃因足底筋膜在跟骨附著處受到反覆不斷的牽引造 成,蹠面筋膜炎為成人足跟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,且為跑步者(runners)足跟痛的最常見原因。三、患者來門診看病時常指出腳掌內側接近腳跟處疼痛最厲害,而我們對患者作檢查(Physical examination)時,可發現跟骨的內側蹠面有壓痛及輕度腫脹或足趾背曲時會產生疼痛。然而在X-光〈X-ray)攝影方面,約50%的患者可見骨贅(spur)形 成在跟骨結節的蹠腱膜附著處,但是疼痛並不直接與骨贅有相關,可能是發炎或機性刺激(牽引)引起的反應性變化,而非骨贅引起蹠面筋膜炎的產生,因此骨贅切除在治療方面並不合適。四、在Berkowitz、Kier及Rudicel’s的研究報告中指出,蹠面筋膜在核磁共振影像(MRI)上的平均正常厚度,不管是矢狀面或是冠狀面,皆大約為3mm,在有症狀的患者則可見厚度約7~8mm。五、我們發現許多病人有體重過重及工作必須久站的現象,然而從文獻報告上提出,引起蹠面筋膜炎最常見的原因是重覆的機械性壓力(repetitive mechanical stress),譬如在跑步者、肥胖者,過度旋前的腳(excessively pronated feet)及足跟墊萎縮者,常可見到蹠面筋膜炎的發生。六、臨床上,必須與蹠面筋膜炎區別診斷的疾病包括:蹠弓扭傷(Plantar arch strain):疼痛處直接在蹠弓的地方。腦神經的內側跟骨分支壓迫:疼痛處在足跟蹠面更內側。跗部隧道神經壓迫症候群(Tarsal tunnel syndrome):疼痛處在腳踝及足跟的內側面;此疾病通常是後脛神經(posteriortibial nerve)通過由脛骨內踝部及屈曲支持帶(flexor retinaculum)所形成的隧道內;或是後脛神經的兩分支內蹠神經(medial plantar nerve)及外蹠神經...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