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印度教三大主神

http://s8626460.pixnet.net/blog/post/13851257-%E5%8D%B0%E5%BA%A6%E6%95%99%E4%B8%89%E5%A4%A7%E7%A5%9E%E7%A5%87

梵天

梵天梵文ब्रह्माBrahmā),原为古印度的祈祷神,现印度教的创造之神,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。他的坐骑为孔雀(或天鹅),配偶为智慧女神辩才天女,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。全印度几万座印度教寺庙中供奉梵天的寺庙却极为少见,现存最有名的专门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斯赫卡尔,其他各地印度教徒大多供奉湿婆毗湿奴
佛教也将梵天吸纳为护法神之一,在南传佛教东南亚,尤其泰国,得到很大的发挥,华人称之为四面佛/四面神,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,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。
梵文语法里,ब्रह्माbrahmā)是泛称中性词brahman的主格单数型。
梵天在马来语泰语里分别称为BerahmaPhra Phrom
  • 四只手臂:象征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向,也象征心灵(右后方手臂)、智慧(左后方手臂)、自我(右前方手臂)、自信(左前方手臂)。
  • 吠陀经:语言的一切。
  • 黄金:象征活跃在宇宙中,而金脸则代表梵天在创造宇宙时是处于活跃状态的。
  • 孔雀(或天鹅):象征辨别力,是梵天的座骑。
  • 王冠:象征最高地位。
  • 莲花:皇座。
  • 胡须:长有黑色或白色的须象征智慧的永恒成长。包括了鬓、髯、髭。 
  • 四张脸:四大皆空。

梵天的坐骑是一只孔雀(一说天鹅)。在印度教里,凡是孔雀坐骑的天神皆是三相神,代表着天生能分辨善恶,继而扬善弃恶。
虽然梵天在印度教里是三位主神的其中一位,但少有印度教徒实际崇拜他。今天的印度有好几万座寺庙供奉三位主神之二的毗湿奴湿婆,但供奉梵天的寺庙却并不多见。
现存最有名的梵天寺庙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斯赫卡尔。到了一年一度的月圆之夜(10-11月间),人们便会开始为梵天而欢庆一番。上千名朝拜者会蜂拥至梵天寺庙旁的圣湖普须卡湖进行沐浴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毗湿奴

毗湿奴梵文विष्णुIAST:Viṣṇu),也译为毘纽笯毘湿纽维湿奴维修奴,其他称号有诃利(Hari)、幻惑天王、那罗延佛教称为那罗延天遍入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,梵天主管“创造”、湿婆主掌“毁灭”,而毗湿奴即是“维护”之神,印度教中被视为众生的保护之神,其性格温和,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,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,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毗湿奴,甚至说佛教的佛陀也是毗湿奴化身。在尼泊尔,尼泊尔国王也被认为是毗湿奴化身。

毗湿奴最早出现在《梨俱吠陀》,其特色是三步就能够走遍世界,象征太阳于上午、中午、下午的人格化。在早期文献中,毗湿奴的地位并不高,顶多是因陀罗的助手,后来地位逐渐上升,成为印度教主神之一,与梵天湿婆齐名。
毗湿奴的坐骑为迦楼罗,妻子是吉祥天女,印度教的毗湿奴派(Vaishnavism)专门供奉他,全印度有1000多座庙宇。
毗湿奴经常以象征着无穷、无限的深蓝色皮肤的相貌出现,拥有四只手臂,并骑在神鸟迦楼罗或坐在莲花上。四支手臂分别拿着不同的神器:善见神轮法螺莲花,以及金刚杵。另一常见的形象,则是毗湿奴横躺在千头巨蛇“舍沙”(阿难陀龙王)身上,从肚脐中长出来的莲花诞生出创造神梵天,而吉祥天女则随侍在身边。

湿婆

湿婆梵文शिवŚiva),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,与梵天毗湿奴并称。湿婆是毁灭之神,印度哲学中“毁灭”有“再生”的含义,故也担当创造(转化)的职能,由吠陀时代的天神楼陀罗演变而成。
印度人最为敬畏的神之一,其教派(湿婆派)信徒奉其为最高神,有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日、月、祭祀8种化身。 在印度教中,湿婆被视为世界最高位的神,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。
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后,成为居住在色究竟天(Akanistha,阿迦腻吒天)的圣者,在大乘佛教中,更被视为是位居法云地的圣者。有些佛经中称其为大自在天(Maheśvara,摩醯首罗),住色界之顶,为三千界之主。后来成为密教护法神之中的大黑天(Mahākāla,摩诃迦罗)。

湿婆的故事散见于各种印度文献中,此外在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厘岛的宗教传统中也可以寻到痕迹[1]。在《梵书》、《奥义书》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有他的神话。但是在早期的吠陀经典中没有提到他。早期文献中,湿婆神的地位并不高,后来地位逐渐上升,成为印度教主神之一,与梵天毗湿奴齐名。史前遗址比莫贝特卡石窟中也有一些作品可以说是在描绘湿婆[2][3][4],但霍华德·墨菲(Howard Morphy)认为这是一种误解,这些作品可能只是在描绘史前部族的狩猎场景而已[5]
传说,其妻雪山神女从后面用双手摀住湿婆双目,瞬时从湿婆额头出现第三只眼。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,在宇宙周期性的毁灭之际,他会用这只眼睛杀死所有神和其他一切生物,他也曾只眼将作恶多端的金、银、铁三座恶魔城市和引诱他脱离苦行的爱神烧成灰烬。
另外,他还有一柄称作“阿贾伽瓦”的三叉戟,是闪电的象征,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;有一口剑;一张称作“比那卡”的弓和一根称作“卡特万伽”棍棒。此外,还有3条蛇缠在他身上,能飞快地冲向敌人:一条蛇缠在他束起的头发中,在他的头上扬起头兜;一条蛇缠在他的肩上或颈上;另一条蛇构成他的圣线。除了这些武器之外,湿婆的大部分状貌特征都强调此神凶暴的方面,他正是因此而广为人知。
相传诸天神提婆阿修罗搅乳海时浮出一种能毁灭整个世界的毒药,他吞下这种毒药,颈部被烧成青黑色,故有“青颈”之称。
印度教认为“毁灭”有“再生”的含义,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,受到性力派湿婆派教徒的崇拜。

有一天毗湿奴与梵天起了争论,看谁更值得被崇敬。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,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根火柱,熊熊火焰好似要烧毁宇宙。两位大神见状大惊失色,都决定应当去寻找火柱的来源。于是毗湿奴变成一头巨大的野猪,顺着柱子向下探寻了一千年;梵天变成一只迅飞的天鹅,顺着柱子向上亦寻了一千年。但他们都没有到达柱子的尽头,于是疲惫不堪地回到原地。当他们回到出发地相见时,湿婆出现在他们面前;此刻他们才发现这根柱子原来是湿婆的“林伽”。于是两位大神把湿婆奉为最伟大最值得崇敬的神。因此,印度教的湿婆派信徒把湿婆奉为宇宙最高的神,而毗湿奴与梵天两位大神都在他之下。
湿婆是苦行之神,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卡拉萨山修炼苦行,即是西藏普兰县冈仁波齐峰,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。
他还是舞蹈之神,在欢乐和悲伤时喜欢跳舞,创造刚柔两种舞蹈,被誉为舞王。舞蹈象征着湿婆的荣耀和宇宙的永恒运动,运动是为了使宇宙不朽。但是在一个时代结束时,他通过跳坦达瓦之舞完成世界的毁灭并使之合并到世界精神之中。舞蹈姿态的湿婆被称为“舞王”,是流传至今的古印度湿婆像中最多的一种。

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。他的形象被描绘成5头3眼4手,手中分执三股叉、水罐、神螺、鼓等;身着兽皮衣,浑身涂灰,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,头发盘成犄角形,上有恒河的象征物。坐骑是一头大白牛。
湿婆有“吉祥”的意味,在梨俱吠陀经中是暴风神楼陀罗的别称。一方面他是以豪雨、雷等破坏的神,另一面他是治疗疾病的治愈神。
湿婆的善行之一是分布了七条圣河。恒河环绕着喜马拉雅山中梅卢山上的梵天之城,从山上汹涌奔泻而下。为了缓冲激流使之不至于酿成灾祸,湿婆站在河水下面,河水蜿蜒流经他束起的头发之后分成了7股,这7股河水便成了印度的7条圣河。

湿婆最强大的武器,就是在头上的第三只眼睛。这一只眼睛能发出消灭宇宙间所有东西的神火,在古印度的梵文史诗——摩诃婆罗多中记载,湿婆曾经用由第三只眼睛发出的神火毁灭三座在太空中的巨型城堡,因此湿婆也有“三魔城毁灭者”之称。在每一个宇宙期之末,湿婆就会张开祂第三只眼睛,宇宙中所有天和人畜都会被祂的神火毁灭。除了能够发出神火的眼睛之外,湿婆还有其他类型的武器,那就是一柄叫“阿贾伽瓦”的三叉戟和一把叫“比那卡”的。关于后两者的记载并不多,通常只知道“阿贾伽瓦”是闪电的象征,意味着湿婆是风暴之神。


评论

  1. Pokies games with money – how to play - Cadango Pintar
    Pokies is the casino's most famous social gaming platform. It 제왕 카지노 comes with various slots, table games, video kadangpintar poker, keno and a whole lot 샌즈카지노 more.

    回复删除

发表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跗骨隧道症候群(tarsal tunnel syndrome)

跗骨隧道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一、蹠面筋膜是從跟骨的蹠面內外側結節往前伸出形成的筋膜,附著於蹠骨頭及近端趾骨,為多層的結構,有內側中間及外側等三個構成部份,中間部份為主要部份且最厚。二、顧名思義,蹠面(足底)筋膜炎是指足底的筋膜發炎,在病人的跟骨蹠面,即蹠腱膜(plantar-aponeurosis)附著部位,常於早晨下床時或坐久之後踩地時發生疼痛。疼痛之原因與發炎有關,而發炎乃因足底筋膜在跟骨附著處受到反覆不斷的牽引造   成,蹠面筋膜炎為成人足跟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,且為跑步者(runners)足跟痛的最常見原因。三、患者來門診看病時常指出腳掌內側接近腳跟處疼痛最厲害,而我們對患者作檢查(Physical examination)時,可發現跟骨的內側蹠面有壓痛及輕度腫脹或足趾背曲時會產生疼痛。然而在X-光〈X-ray)攝影方面,約50%的患者可見骨贅(spur)形   成在跟骨結節的蹠腱膜附著處,但是疼痛並不直接與骨贅有相關,可能是發炎或機性刺激(牽引)引起的反應性變化,而非骨贅引起蹠面筋膜炎的產生,因此骨贅切除在治療方面並不合適。四、在Berkowitz、Kier及Rudicel’s的研究報告中指出,蹠面筋膜在核磁共振影像(MRI)上的平均正常厚度,不管是矢狀面或是冠狀面,皆大約為3mm,在有症狀的患者則可見厚度約7~8mm。五、我們發現許多病人有體重過重及工作必須久站的現象,然而從文獻報告上提出,引起蹠面筋膜炎最常見的原因是重覆的機械性壓力(repetitive mechanical stress),譬如在跑步者、肥胖者,過度旋前的腳(excessively pronated feet)及足跟墊萎縮者,常可見到蹠面筋膜炎的發生。六、臨床上,必須與蹠面筋膜炎區別診斷的疾病包括:蹠弓扭傷(Plantar arch strain):疼痛處直接在蹠弓的地方。腦神經的內側跟骨分支壓迫:疼痛處在足跟蹠面更內側。跗部隧道神經壓迫症候群(Tarsal tunnel syndrome):疼痛處在腳踝及足跟的內側面;此疾病通常是後脛神經(posteriortibial nerve)通過由脛骨內踝部及屈曲支持帶(flexor retinaculum)所形成的隧道內;或是後脛神經的兩分支內蹠神經(medial plantar nerve)及外蹠神經...

[Q] spring cloud 用到 hystrix 时报找不到类的错误

 报错如下: Servlet.service() for servlet [dispatcherServlet] in context with path [] threw exception [Handler dispatch failed; nested exception is java.lang.NoClassDefFoundError: org/apache/commons/lang3/Validate] with root cause  java.lang.NoClassDefFoundError: org/apache/commons/lang3/Validate  at com.netflix.hystrix.contrib.javanica.aop.aspectj.HystrixCommandAspect.methodsAnnotatedWithHystrixCommand(HystrixCommandAspect.java:78) ~[hystrix-javanica-1.5.3.jar:1.5.3] 找到maven目录看,有下面这个jar,解压看,有Validate类, commons-lang3/3.3.1.jar 奇怪了,又用反编译看看 jd-gui-1.4.0.jar 看到反编译不出来。于是重新下载过,之后可以了。 怀疑是maven下载过程中出错吧。